熊耳山
3466views
熊耳山旅游景區,位于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境內,是山東棗莊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主要景區之一。景區集雙龍大裂谷、龍抓崖崩塌地震遺址、黃龍洞、臥虎洞、牡丹庵、洞賓堂、龍泉、天井等自然景觀為一體,是一處省內獨有、全國罕見、獨具特色的石灰巖巖溶地貌景觀。
熊耳山景區地層主要由古生界長清群和九龍群組成。公園內巖溶發育,千奇百怪的溶洞群,奇形怪狀的鐘乳石,雙龍大裂谷天成奇絕,變化奇妙。小石林如玉手擎天,又似蓮花綻放,龍抓崖下巨形的灰巖滾石隨意堆砌,無不展示出大自然的偉力。更兼山泉淙淙,湖光迷人。構成了熊耳山景區獨具特色的地質地貌景觀。
熊耳山雙龍大裂谷,屬5億年前的海相沉積,經風化、洪水沖刷及地殼運動,帶動山頂出現裂隙,裂谷呈現近東西走向,谷內懸崖陡峻,壁立千仞,奇峰怪石嶙峋,縱橫交錯,變化奇妙。裂谷內有一線天、飛來石、溶洞等地質奇觀。龍抓崖是典型崩塌開裂地震遺址,有深厚地質環境教育意義,是獵奇、探險的好去處。
熊耳山不僅有雄偉的原始景觀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是歷史上綠林好漢的棲息之地,幅軍首領劉雙印曾在此活動;薛仁貴自陜西東征曾在此扎營,命名為東將軍山;1923年民國大劫案時,熊耳山黃龍洞是孫美瑤臨時聯絡點;1938年血戰臺兒莊時,國民黨軍隊將領曾在黃龍洞中設立指揮部和彈藥庫;1940年洞中曾設立抗日救國私塾學校,為黨培養一了批優秀人才。從熊耳山殘碑斷壁上發現,它還是明清兩代的道佛圣地,如白云寺等,后毀于戰亂。
2001年12月熊耳山景區被國土資源部批準為國家地質公園,命名為山東棗莊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面積108平方公里;2002年9月,熊耳山景區在首屆“中國人游山東□我心中最美的齊魯十景”評選活動中,榮獲“山東十大優秀新景點”稱號; 2004年6月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以其獨特的面目,展現在首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在北京受到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等領導的高度贊譽。2006年12月熊耳山地震遺址被國家地震局評定為國家級崩塌開裂地質遺址,命名為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熊耳山景區是科普教育、旅游觀光勝地。是休閑健身、消夏避暑的理想佳地。游覽熊耳山景區,品泉,觀洞、登山,人鳥同樂,感受地質文化,其樂無窮!
綠色餐飲:野菜、山雞、草雞、草雞蛋、螞蚱、金蟬、羊肉湯等。
住宿:山亭賓館
旅游觀光
雙龍大裂谷、黃龍洞、臥虎洞、龍抓崖崩塌開裂地震遺址、群崮、奇峰、森林、田園、民俗等。
科普教育
地質博物館、地震科普館
7: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