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映秀鎮新貌
10653views
映秀鎮地處汶川縣東南部,幅員面積1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鎮境內植被豐富,景色秀美,交通便利,商貿發達,是川西平原進入阿壩州的門戶,是通往九寨、黃龍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臥龍—四姑娘山大熊貓棲息地的必經之地,是藏羌回漢各民族融合的交匯點,素有“西羌門戶”之稱。
“5.12”汶川特大地震給映秀鎮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經過科學論證,映秀鎮原址重建,廣東省東莞市對口援建。重建的映秀轄七村一社區,集鎮總規劃面積1.04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其中:20萬平方米為城鎮居民住房、8萬平方米為基礎設施,包括學校、醫院、農貿市場、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完全能夠滿足映秀鎮群眾的生活需求。 規劃上,映秀先后邀請了國內外著名建筑大師、抗震設防專家貝聿銘、吳良鏞、保羅.安德魯、何鏡堂等參與鎮內建筑、抗震設防的設計工作,并由上海同濟大學擔任主規劃設計單位,致力將映秀建設成為旅游溫情小鎮、防震減災示范區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紀念地,并將作為“三基地一窗口”的重要展示地。
震中,映秀重建的安全性極受世人關注。重建中,集鎮所有房屋均避讓到斷裂帶200米以外,基礎設施避讓到300米以外。住房全部采用框架、鋼架、木質和輕鋼結構,按8度設防;基礎設施建設按9度設防,廣泛采用了當今世界多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理念,如:隔震墊、阻尼器、耗能支撐等;道路橋梁全部采用柔性連接技術。房屋風格上,主要以羌式、藏式和川西民居為主,既體現民族特色,又不失多樣性。
映秀90%的耕地滅失,產業毀于一旦。產業定位上,我們制定了詳細的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發展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如今的映秀,已經是國家AAAA級景區,集鎮中,所有房屋一樓全部設計為商鋪,做到“家家有商鋪,戶戶能增收”,同時,引進開發公司整體打造集鎮產業,帶動群眾增收;在農村,實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大力發展羌繡、獼猴桃、跑山雞、食用菌、花卉以及農家休閑旅游等,整體推動映秀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真正做到從“輸血”向“造血”的轉變。
有了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全社會的大力支持與關注,映秀的災后重建才會如此高標準、高速度的完成,明天的映秀將會再次像它的名字一樣“山水相映,景色秀美”。
08: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