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利耶諾墓地
4737views
斯塔利耶諾墓地于1851年1月1日正式啟用,盡管當時工程還沒有完成,但建筑外貌、功能性和標志性建筑已經基本具備。
設計早在1835年就交給了曾因設計卡洛·費利切劇院和學院宮等代表性建筑而為熱那亞的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建筑師卡洛·巴拉比諾(1768-1835年)承擔,但他在1835年那場流行性霍亂中因病去世,并沒能最終完成這項設計任務。此后,他的學生和合作者喬瓦尼·巴蒂斯塔·雷薩斯科(1798-1871年)繼續了他的設計,方案最后在1840年被通過。建設工程從1844年正式開始,地點就在斯塔利耶諾的瓦卡雷扎別墅,當時這里還是人煙稀少,而且離市中心也不遠。
雷薩斯科的設計保留了巴拉比諾的風格,以四邊形結構為基礎,突出了建筑的紀念性特點。這一迷人的建筑至今一直保存了下來,并且一直受到稱頌。當人們從主入口走進去,立即就置身于美妙的建筑群之中,風格協調一致的拱廊和建筑雄偉的萬神廟無不讓人贊嘆!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之間,墓地的建設最后完工,整個建筑群和周圍德綠色自然環境相結合,更顯示了它的魅力。寬闊的階梯將萬神廟上下兩層的廊柱相聯接,整個廟宇和身后的巴斯科蒂地區和彭塔索山谷綠色丘陵地帶融合為一體。除了萬神廟以外,整個丘陵地帶還可以看到許多小教堂和其他建筑,都若隱若現地被茂密的樹木包圍在其中。在隨后的年月里,整個墓地的建筑得到了進一步的補充,特別是自然景觀的擴大,諸如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起建造的非天主教徒墓和英國人墓地。可見雷薩斯科的設計和選擇取得巨大成功,斯塔利耶諾這一地方也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上得公木建筑典范: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以長廊飛主要特點的地中海傳統、以及四十年代以后尤其在北歐地區和盎格魯薩克森地區日益風行的自然主義風格在這里都得到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