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園
2260views
萃園位于揚州城區小秦淮西岸,今三元路49號。《揚州攬勝錄》載:“萃園在舊城七、八巷間。園門面南,‘萃園’二字額,方轉運頤輔題。園基為潮音庵故址。清宣統末年,丹徒包黎先筑大同歌樓于此,未幾,毀于火。民國七、八年間,鹽商集資改建是園。四周竹樹紛披,饒有城市山林之致。園之中部仿北郊五亭橋式,筑有草亭五座,為宴游之年。當時裙屐琴樽,幾無虛目。十年間,日本高洲太助主兩淮稽核所事,借寓園中,由此園門常關,游蹤罕至。自高洲回園后,園漸荒廢矣。今僅有園丁看守。”抗戰時為汪偽師長熊育衡占據,改名“衡園”。解放前夕,國民常軍園管區設此。解放后萃園改為市政府第一招待所,并將西部的“息園”并入。1980年拓寬三元路,新建門廳于現址。萃園布局別出心裁,園四面以亭以臺,以廊以屋,相連相屬,宛如仙閣四起。園中央掇石植木,花壇起伏,園路曲折,翠竹交加,滿園皆綠。園內有百余年瓜子黃楊、垂絲海棠等名木多株。園東平崗橫列,崗上遍植常綠書帶草,間以點石,栽梅花、桂花等,四季飄香。崗頂有亭,崗西有瓦屋三楹,屋前鑿池栽睡蓮,意態清新。昔有“工”字形臺基,仿五亭橋款式,上筑草亭五座,后改亭為屋,式樣古樸。園中曲廊隨勢起伏,連接廳屋。萃園東北角有一月洞門,題額“逸池”,內有一泓池水,紅欄環繞,竹樹點綴。池南有二屋小樓一座,格調高雅,池北有仿古青樓一座,古樸莊重。內有現代化設備,為延賓之佳處。此樓東臨小秦淮,為河濱一景。萃園幾經翻修,建筑秀美,花木繁茂,環境潔雅,清新自然,具城市山林之妙。1982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萃園飯店。
8:00—18:00
萃園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