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因市區建在“山頂平坦如削”的平頂山下而得名。1957年建市,現已成為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主體,煤炭、電力、化工等工業綜合發展的新興工業城市。現轄汝州、舞鋼兩個縣級市和寶豐、郟縣、魯山、葉縣四個縣以及新華、衛東、湛河、石龍四個區。總面積7882平方公里,總人口470萬,其中建成區人口60萬。平頂山市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現有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商周時代,這里是應國。史籍最早見于公元前1324年,《左傳》、《詩經》、《史記》等書皆有記載。唐朝詩人元結,南宋名將牛皋,明代醫學家滑壽,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墨翟,清代文學家李綠園,近代農民起義領袖白朗,葉姓華人始祖、史稱葉公的政治家沈諸梁都生長于此地。歷代文人墨客孔子、李白、韓愈、顏真卿、劉希夷、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等或為官斯地或漫游此方,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平頂山市自然環境優越。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宜多種農作物和動植物的生長。小麥和煙葉是兩大優勢作物,其中煙葉生產久負盛名,是全國三大煙葉產區之一。 平頂山境內有眾多的名勝古跡。有千年古剎風穴寺、北宋大文豪蘇軾父子之墓地——三蘇墳、風景如畫的石人山自然保護區、集山、林、湖、城為一體的舞鋼市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被譽為神泉瓊湯的汝州溫泉等。 目前,已發現新石器時期以前的古文化遺跡37處,商周至明代古城遺址和墓葬19處,古寺名剎6處。風光獨秀的自然風景名勝區(待批國家級)--石人山、千年古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穴寺、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父子墓地--三蘇墳、文明遐邇的香山寺、春秋時期杰出的思想家、軍事家、海內外葉姓始祖——葉公沈諸梁墓地、明代成化年間奉沼賜建的戶部尚書李敏講學處——紫云書院以及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平西湖等主要景點,風景奇特,令游客流連忘返。 快捷便利的交通網絡。從市區乘特快、直快列車可達北京、武漢、重慶、宜昌、上海、成都、鄭州、洛陽等大中城市;公路有207、311國道和兩條省道穿境而過。平頂山系移民性城市,人員來自全國各地,觀念新潮前衛,易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平頂山人均年收入達 9800 多元,居河南省第二,消費水平較高,商業發達,國內外知名品牌深受消費者的青睞,是國內外知名廠家拓展市場的理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