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古稱曹州。位于魯、蘇、豫、皖四省交界處。介于東經115°11′-115°48′,北緯35°03′-35°28′之間,屬中緯度地域的黃淮海平原中央。這里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無霜期年平均213天,年均降水量87.6億立方米,富足的水資源得天獨厚。這里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沃野千頃,一望無垠。轄牡丹區、定陶、曹縣、成武、單縣、巨野、鄆城、鄄城、東明一區八縣,253個鄉鎮,總人口838萬,總面積12228平方公里。菏澤區位優勢突出。京九鐵路與新歐大陸橋日新鐵路(太平洋西岸的日照--菏澤--西安--阿拉山口--大西洋東岸的荷蘭國的鹿特丹港)在菏澤交匯,使菏澤成為縱連南北、橫貫東西的交通樞紐。菏澤海關、菏澤商檢、中國外運菏澤集裝箱公司已配套運營多年,并建有鐵路二類口岸和公路二類口岸。菏澤發展外向型經濟所必需的涉外服務機構已經健全菏澤基礎設施基本配套并日趨完善。裝機總容量215萬千瓦的菏澤發電廠,已完城裝機總容量達到85萬千瓦。菏澤、成武兩個熱電廠已動工興建。陽淮500千伏超市壓輸變電工程橫跨我區6個縣市、29個鄉鎮,全長150公里,并在我區東明建有開關站??缭近S河天塹的東明鐵路大橋,全長十多公里,是亞洲第一長橋。菏澤公路四通八達,全區通車里程4500多公里。105、106、220、327四條國道通貫全境,以菏澤市為中心的18條干線和127條縣鄉公路縱橫交錯。東明黃河公路大橋和日東高速公路菏東段已建成通車,濟菏高等級公路鄄城黃河公路大橋開工在即。公路客運量1450萬人,旅客運輸周轉量154563萬人公里;公路貨物運輸量1141萬噸,貨物運輸周轉量106120萬噸公里。菏澤已建成現代化通信網,城鄉電話全部實現了程控化,“大哥大”、“BP”機實現了全國聯網漫游。局用程控交換容量20.9萬門,話機總數達19.2萬戶。菏澤信息交換公共平臺,可以全面提供國際互聯(Internet)服務。以引黃蓄水工程為主體的水利設施基本配套,基本實現了水利化。良好的基礎設施為經濟的大開發、大發展提供了支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