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詩溝
3696views
會詩溝位于宜賓市翠屏區思坡鄉會詩村,地處岷江下游北岸,距宜賓市區12公里。
?? ? 相傳,八百多年前,黃庭堅謫居戎州,三年后乘一葉小舟隨長江東而去,但“思坡”和“會詩溝”仍聞名遐邇。在于這里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尤其是龍的傳說。會詩溝右側有一小岔溝叫“龍洞灣”,兩山夾一溝的龍洞灣上方有一簾高60米、寬40米的瀑布名曰“龍巖瀑布”,瀑布左側有座巖洞,俗稱“龍洞巖”,巖內有一高70多米、寬24米、深44米的石乳洞,進入洞內,但見那洞上石乳、洞下石筍如林,其洞口有一對高57米、腰圍4.3米的石筍柱,似如龍宮的龍柱,兩柱形成“龍門”,洞內左側有一深洞,據說那洞是龍的藏身之地,直通岷江河底,現已被人工用條石砌堵成墻。據傳,那是人們為避免蛟龍出洞肆虐良民封洞治龍而為。龍洞灣瀑布之下,有一面積約25平方米、深6米的一潭池水,據傳,在瀑布飛泉、陽光燦爛之時,這池的上空出現彩虹,那彩虹酷似龍身,那“龍”有尾有頭,有眼有嘴;有的還說親眼看見那活靈活現的龍嘴伸下池喝水呢!那龍往往是現身一陣后,便從頭至尾緩緩潛入潭中,人們便叫作“龍潭”,那龍潭因有龍在其中,故而遇上特大天旱年境,即是溪河斷流,瀑布停飛,這龍潭也永不干涸。
?? ? 瀑布之上原有一廟宇稱作“龍王廟”,廟內為僧者甚眾。會詩溝還有一巖,巖間有一大紅石酷似人體,但這“人體”只有臂部及其以下的腿腳。據傳說,那是一天夜晚,仙女下凡,被龍王廟一和尚發現,那和尚見了美麗的仙女即動春,便去調戲仙女,龍王爺得知便趕來營救仙女,那和尚欲鉆入巖石縫以藏身逃命,可是,那和尚剛把上身鉆進石縫就被龍爺處死了。尸體化成此石,故人們把這里叫做“和尚鉆石巖”。
?? ? 龍洞巖瀑布側約1000米之外另有一灣溝。據說,并不能聽見龍洞巖的瀑布聲,但在這灣里有一塊石板,當人們把腳踏上去,就會聽見嘩啦啦的瀑布聲,人們稱之“回音石”。在神奇的會詩溝,還有許多神奇的傳說,如“燈籠石”、“書童觀榜”、“天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