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演出主打本土文化
開幕式文藝晚會命名為《長江之歌》,由序篇《皖江春潮涌》、上篇《詩潤江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下篇《幸福家園——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及尾聲《共圓大橋夢》4個部分共10個節目組成。吟詩樂舞《長江行》、少兒歌舞《千字文•陋室銘》、歌舞《江南之花》、歌唱馬鞍山長江大橋雄姿的《絢麗彩虹》、含山和縣當涂三縣民歌聯唱,還有馬鞍山籍的歌手阿布、孫艷帶來的體現濃濃的“馬鞍山味”的原創曲目……整場晚會從主持到文藝表演全部由馬鞍山本地文藝工作者承擔。
詩歌主題活動豐富多彩
為了弘揚我國豐富的詩歌傳統文化,馬鞍山中國李白詩歌節(國際吟詩節)從1989年至今已舉辦了24屆。本屆詩歌節,馬鞍山市與中國詩歌學會聯合舉辦了全國性的詩歌大獎賽,這是歷屆李白詩歌節舉辦以來的一次創新性的詩歌品牌活動。大賽收到了詩稿近千首,來稿詩歌質量高。經過層層評選,終評出一二三等獎。頒獎儀式在詩歌節開幕上舉行。此外,本屆詩歌節還邀請了中國李白研究專家及相關人士來馬舉辦“李白生平”研討會,并將陸續舉辦馬鞍山原創詩歌征文大賽、“紅星杯”詩城小詩人詩歌創作比賽、中小學中華經典吟誦等多項詩歌活動。
創新模式,節儉辦節
本屆詩歌節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三十條具體措施,努力創新辦節模式,按照“精簡、務實、節儉、實效”的原則,將辦成厲行節約、反對鋪張、貼近群眾、開創新風的詩歌節。除了簡化開幕式,主打本地文化特色的文藝演出外,本屆詩歌節從活動規模、時間、來賓等各方面都進行了精簡。此外,詩歌節期間的大多經貿、群文活動,都由各縣區、有關部門和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安排,力求貼近群眾、務實節儉,反對形式主義。
貼近群眾,文化惠民
今年馬鞍山市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把詩歌節辦成市民踴躍參與的節慶,詩歌節很多活動的設計與安排,均體現了貼近生活,服務群眾,文化惠民,共享快樂的理念。如,馬鞍山市所轄三縣三區在詩歌節期間舉辦的大量群眾文化活動,所有活動均免費對市民開放,惠及城鄉群眾,力求讓更多的群眾能參與詩歌節、共享詩歌節,充分體現詩歌節的群眾性、人民性,充分展示了該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豐碩成果。
旅游局合作